胺碘酮急诊抢救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0-09-25 17:12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刘汉,陈细细

--临床研究--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  九江  332000

Effect of amiodarone on emergency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ccompanied by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Liu Han, Chen Xixi

摘要: 目的  探究胺碘酮急诊抢救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4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抢救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与观察组(n=27)。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室间隔厚度(IVST)]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心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LVEF、LVDD、NT-proBNP、IV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DD、NT-proBNP、IV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DD、NT-proBNP、IV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的心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急诊抢救治疗中采用胺碘酮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逆转心室重构,维持心房颤动和心律平衡,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 心力衰竭;快速心房颤动;胺碘酮;急诊抢救;临床效果

心力衰竭是指心肌发生充血性衰竭,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表现为心脏泵功能出现明显减退,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快速心房颤动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快速心房颤动是心力衰竭常见的一种合并症,这两种疾病严重损伤患者循环系统,尤其是两者合并发作时,死亡风险可明显增加[2]。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且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临床上目前多采用西地兰等药物作为抢救手段,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较复杂,因此常规药物控制的效果较局限。有研究报道,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力衰竭药物,其主要通过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来达到控制心房、心肌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的效果,用于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治疗中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3]。为此,本研究现就对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4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取胺碘酮急诊抢救,并与常规药物抢救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4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根据不同抢救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与观察组(n=27)。对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50~82岁,平均(63.42±2.27)岁;心功能分级:10例,13例,4例;原发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冠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观察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53~80岁,平均(62.82±2.33)岁;心功能分级:11例,13例,3例;原发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纳入标准[4-5]:经心电图、超声心电图检查确诊,且符合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相关诊断标准,伴有心悸症状;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级。排除标准:合并病态窦房综合征和窦性心动过缓者;基础心率为非窦性心律者;合并肺功能障碍者;伴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先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如强心、利尿、心肌营养、血管扩张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静脉注射西地兰(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0)治疗,将0.4 mg西地兰注射液与1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使用,控制在5 min内推注完毕。次日给予患者口服地高辛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38)治疗,每次0.125 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治疗,口服给药,每日每天0.4 g,分2~3次服用,1周后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为每0.2 g维持。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心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指标检测方法: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mL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NT-proBNP水平;采用国内生产的迈瑞彩色超声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室间隔厚度(IVST)指标。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再入院、脑卒中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LVDD、NT-proBNP、IV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DD、NT-proBNP、IV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DD、NT-proBNP、IV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x±s

时间

组别

LVEF(%)

LVDD(mm)

NT-proBNP(pg/mL)

IVST(mm)

治疗前

对照组(n=27)

45.63±3.71

66.18±20.37

2 154.45±450.73

14.52±2.27

 

观察组(n=27)

45.82±3.54

67.29±20.22

2 157.32±451.22

14.68±2.31

 

t

0.07

0.07

0.01

0.10

 

P

>0.05

>0.05

>0.05

>0.05

治疗后

对照组(n=27)

51.24±3.65a

60.78±13.46a

1 989.71±438.66a

13.07±1.66a

 

观察组(n=27)

57.98±3.89a

40.15±11.32a

1 236.33±367.49a

10.38±1.42a

 

t

2.51

2.10

2.36

2.22

 

P

<0.05

<0.05

<0.05

<0.0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2  两组心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  对患者随访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的心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n%)]

组别

房颤动控制率

窦性心律维持率

对照组(n=27)

11(40.74)

14(51.85)

观察组(n=27)

19(70.37)

23(85.19)

x2

4.80

6.95

P

<0.05

<0.05

2.3  两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心力衰竭再入院

脑卒中

总发生率

对照组(n=27)

5

3

8(29.63)

观察组(n=27)

1

1

2(7.41)

x2

 

 

4.42

P

 

 

<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都是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危害较大的心血管疾病,人体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后会导致静脉血无法充分循环,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受损使得心脏节律出现问题[6]。快速心房颤动发生机制较复杂,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等因素;第二是以心房扩张及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等特征的解剖重构。据相关数据统计,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衰的危险性相比正常人至少高3倍以上,心衰目前已经被证实为房颤发生的一项独立且重要的危险因素[7]。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病情十分凶险,对患者生命健康危害较大,因此临床必须要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在对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实施抢救时常采用西地兰、地高辛片等药物,这些药物虽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由于该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且临床表现复杂不一,导致其在发挥药效和改善心功能指标上效果不太理想。而胺碘酮是类抗心衰和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延长心室和心房肌纤维动作电位与有效不应期,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效果较显著,并不会加重患者心衰程度和用药风险。本研究通过对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取胺碘酮和常规药物急救,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LVEF、LVDD、NT-proBNP、IV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DD、NT-proBNP、IV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DD、NT-proBNP、IV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胺碘酮用于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抢救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减轻心脏负荷。NT-proBNP作为心力衰竭的一项特异性指标,具有半衰期长、个体稳定性高、差异小等优点,其在患者发生房颤时显著升高主要跟血流动力学发生阵发性心律失常和心脏负荷增加有关[8]。而LVEF、LVDD、IVST是反映心功能的3项重要指标,其水平的高低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呈正相关关系。胺碘酮应用范围较广,能较好地维持心房颤动转复后的窦性心律,在抑制心房肌重构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经胺碘酮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会发生显著改善。

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对患者随访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的心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律失常,维持患者窦性心律和控制心房颤动频率。产生该结果的原因主要与胺碘酮的药理作用有关,胺碘酮可以中断患者心肌钾离子的通道,使患者心肌复位电极得以延长,抑制心肌提前收缩[9]。此外,该药还能抑制机体α受体和β受体,恢复心肌冠状动脉血供,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症状。本文本研究还对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胺碘酮在控制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方面效果较常规药物显著。胺碘酮具有轻度的负性肌力作用,可以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来达到降低心脏负荷和逆转心室重构的作用,同时不会对患者的心脏泵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性较高,远期疗效较乐观,因此适用于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急诊抢救治疗中[10]

综上所述,在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急诊抢救治疗中采用胺碘酮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逆转心室重构,维持心房颤动和心律平衡,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患者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吴运莲,张元萍,李万敏.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6):13-15,19.

[2]  王苗苗.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CHF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3):1848-1851.

[3]  景国强,杨晓艳.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效果及预后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3):351-353.

[4]  徐亮,董艳,王运茹.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3):82-83.

[5]  吕刚,马育红,张亚政,等.胺碘酮在抢救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139-141.

[6]  保中伟.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5):21-25.

[7]  周美琴.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S1):131-133.

[8]  苏晴,程绩,邓小飞,等.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5):856-858.

[9]  黎伟强.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心房颤动临床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2):189-191.

[10] 李金会.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J].甘肃医药,2016,35(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