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影响分析

时间:2019-10-16 10:44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李乐涵1,文添博2

临床



1.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2.长沙健路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通讯作者,文添博  E-mail wengang4717509@163.com

Clinical analysis of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Li Lehan  Wen Tianbo

 Changsha Jianlu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Changsha, Hunan 4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69月至201711月期间因严重创伤于本院进行大量输血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少量输血患者90例,将其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改变。结果  研究组患者输血后1dPT为(19.4±3.3sTT为(20.7±3.4sAPTT为(39.4±3.8sPLT为(70.3±4.1)×109LFIB为(1.3±0.1g/L,其各项数据与输血前比较均出现了明显改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输血6d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所恢复,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输血后1d和输血后6d,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输血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在大量输血后,短期内凝血功能将出现明显的改变,后期可逐渐恢复,因此,在大量输血24h内,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类并发症,避免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大量输血;严重创伤;凝血功能

 

输血治疗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其对抢救治疗往往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指出,大量输血可能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那么,对于这一观点是否科学合理,选取了20169月至201711月期间因严重创伤于本院进行大量输血的90名患者和同期90例少量输血患者进行了临床比较,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9月至201711月期间因严重创伤于本院进行大量输血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少量输血患者90例,将其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男36例,女54例,患者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2.2±3.5)岁,其中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创伤患者33例,钝器击打致伤患者21例,高空坠落及跌倒致伤患者18例,其它严重创伤患者18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57例,患者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1.6±2.5)岁,其中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创伤患者30例,钝器击打致伤患者22例,高空坠落及跌倒致伤患者16例,其它严重创伤患者2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且符合输血治疗指征;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溶血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或禁忌证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对应的支持性治疗,如吸氧治疗,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清理创面等,并依据患者情况选择进行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建立23条静脉通路,给予乳酸钠林格溶液静脉输注,维持患者血容量,当患者血容量超过1000ml时,则给予悬浮红细胞及冰冻血浆输注,将患者血红蛋白稳定在90g/L左右,输血量至100%时,将血小板输注量稳定在1.5U/kg左右,冷沉淀输注量维持在10U左右,治疗过程中,需将中心静脉压稳定在13mmHg左右,而后依据患者情况给予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少量输血治疗,即为将输血量控制在本身血容量的1倍以下。研究组患者则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即为输血量超过本身血容量的1.5倍,或12h内输血量超过本身血总量,以及血容量的1.5倍,8h内输血量为全血容量血量,24h输血量达到60007000ml亦为大量输血。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输血前、输血后1d和输血后6d的凝血功能,具体指标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FIB(纤维蛋白原)。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研究组患者输血后1d PT为(19.4±3.3sTT为(20.7±3.4sAPTT为(39.4±3.8sPLT为(70.3±4.1)×109LFIB为(1.3±0.1g/L,其各项数据与输血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输血6d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所恢复,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输血后1d和输血后6d,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

 

研究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统计

时间

PTs

TTs

APTTs

PLT(×109L

FIBg/L

输血前

16.3±3.1

17.5±2.2

33.2±2.8

190.3±11.3

3.3±0.5

输血后1d

19.4±3.3

20.7±3.4

39.4±3.8

70.3±4.1

1.3±0.1

输血后6d

16.7±3.7

18.1±3.7

33.9±3.6

188.5±14.3

3.1±1.0

t

6.4954/0.7861

7.4963/1.3223

12.4611/1.4561

94.7041/0.9369

37.2104/1.6971

P

0.05/0.05

0.05/0.05

0.05/0.05

0.05/0.05

0.05/0.05

注:t值分别为输血后1d和输血后6d与输血前的比较值

对照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统计

时间

PTs

TTs

APTTs

PLT(×109L

FIBg/L

输血前

16.3±3.4

15.5±23.5

33.5±2.8

190.3±11.3

3.3±0.5

输血后1d

17.2±3.8

16.5±3.8

34.1±3.9

187.3±17.6

3.2±0.9

输血后6d

16.5±3.2

15.9±3.8

33.9±3.6

189.5±14.8

3.1±1.0

t

1.6745/0.4064

1.8363/0.7345

1.1855/0.8321

1.3607/0.4076

0.9214/1.6971

P

0.05

0.05

0.05

0.05

0.05

注:t值分别为输血后1d和输血后6d与输血前的比较值

讨论

在临床中,严重创伤一般伴随着大量出血情况,为了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有必要采取输血治疗措施[2]。经输血治疗后,可以及时的补充血容量,避免患者因失血过多造成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作为一种支持性的治疗手段,输血治疗在维持患者血容量和血压方面意义重大,可减少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3]

但临床应用可见:大量输血后,患者机体内血小板与凝血因子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势必会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4-5]。此外,输血治疗可能抑制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从而导致缺氧、酸中毒等情况。输血时,血液温度较低,血小板功能较弱,患者体内血液循环速度变缓,细胞代谢减慢,综合因素影响下,也可能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6]

此次临床结果指出:研究组患者输血后1dPT为(19.4±3.3sTT为(20.7±3.4sAPTT为(39.4±3.8sPLT为(70.3±4.1)×109LFIB为(1.3±0.1g/L,其各项数据与输血前比较均出现了明显改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输血6d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所恢复,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输血后1d和输血后6d,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这一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在大量输血后,患者的凝血功能的确受到影响,因此,在24h内,需要加强观察,而在6d后,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有所恢复,相对而言,少量输血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则未出现显著异常。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患者在大量输血后,短期内凝血功能将出现明显的改变,后期可逐渐恢复,因此,在大量输血24h内,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类并发症,避免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建平,胡建华,万向农,.手术大量输血后患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变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5):606-607.

[2]林新梅,刘红,王洪远,.大量输血时红细胞与血浆输注不同比例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30):4252-4254.

[3]孙玲玲,方卫平,汪萍,.围术期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6):553-556.

[4]刘桂芳,金勇,夏和凤,.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14):1579-1581.

[5]代建华.消化道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后PTFIBNa+K+指标观察[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7):1013-1015.

[6]陈冠伊,欧阳锡林,吴靖辉,.两种输血方案在择期手术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5,26(21):3173-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