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

时间:2019-05-13 13:37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刘燕华

护理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西  景德镇  333000

Related factors and nursing effect of sufficiency in patients with high throughput hemodialysis

Liu Yanhua

摘要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72月至20182月收治的42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并对患者充分性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与探究。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血清BUN、血清SCr均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疗效高于护理前(95.24%vs61.90%),且并发症几率低于护理前(4.76%vs3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低患者并发症几率,继而获取有效的血液透析效果。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充分性;充分性;护理效果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终身替疗法为高通量血液透析,且大多患者需长期依赖透析方式实施治疗。而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在临床透析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取得较为理想的血液透析结果,并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几率[1]。同时,在护理期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护理方案作出相应调整,可有效保障护理方案的有效性,继而提高临床血液透析的有效性[2]。故为进一步探究有效护理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则主要将本院在20172月至20182月收治的42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对其充分性进行分析。现情况如下所示。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72月至20182月收治的42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490岁,平均年龄(60.20±4.31)岁;合并糖尿病为12例,合并高血压肾病为28例,合并多囊肾为2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均给予患者使用聚砜膜透析器材,其透析液细菌含量小于100cfu/ml,内毒素含量小于0.25U/ml。患者每星期需进行3次血液透析,每次4h,其流量控制在700ml/min左右,血流量300ml/min。且所有患者均实施低分子肝素化疗法展开抗凝治疗。对所有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应根据患者血液透析情况,对其展开有效的心理干预,并对其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继而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依从性的同时,保障血液透析效果[3]

1.2.2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学历程度、家庭背景或社会背景等因素,对其展开健康宣教,继而提高其预防疾病的能力;并详细告知患者病情情况,详细讲解与血液透析有关的知识,继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

1.2.3  饮食护理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需长期实施透析治疗,机体易流失部分营养物质,排除大量的蛋白质,继而导致其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故护理人员应在护理期间,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有效的饮食护理方案,继而改善其营养指标。每周进行3次血液透析的患者应食用富含大量蛋白质的物质,每天1.2g1.5g;并多食用肉类、牛奶等热量较高的食物;适当食用橘子、香蕉等含钾或新鲜蔬菜等食物[4]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血清BUN、血清SCr指标水平、血液透析疗效及并发症几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血清BUN、血清SCr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血液透析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护理前后血清BUN、血清SCr指标比较情况  所有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后,血清BUN、血清SCr指标水平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护理前后血清BUN、血清SCr指标比较(

时间

例数

血清BUN

血清SCr

护理前

42

26.45±5.30

1246.30±117.30

护理后

42

9.56±3.23

376.40±150.50

t

 

6.23

13.83

P

 

0.001

0.001

2.2  护理后血液透析疗效及并发症几率情况  所有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后(95.24%)血液透析疗效显著高于未实施护理前(61.90%),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86P=0.001);并发症发生率从护理前的16例(38.10%)降低为2例(4.76%),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86P=0.001)。

讨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最显著的作用为帮助患者在长期血液透析中,将血液中的毒素物质有效清除。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通透性高等特征,可有效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及安全,继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而患者血液中均存在大量的大分子及中分子物质。其中,血清β2-MG是尿毒症患者毒素成分之一,属于中分子物质,若患者肾小球功能受到损害,血清β2-MG指标水平便会逐渐提升,为正常人群的50倍左右。而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扩散溶质,相较于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高分子聚合膜性能较强,可有效吸附白介素、蛋白质等物质,清除溶质,排除体内毒素。继而维持钙代谢与磷代谢的平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建设及发展,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更加突出,但由于透析性高等原因,会提高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的速度及血流速度,继而引发其他不良反应。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几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此,本次研究则给予本院收治的42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经结果显示,患者实施护理后,血清BUN、血清SCr指标水平分别从护理前(26.45±5.30)、(1246.30±117.30)转变为护理后的(9.56±3.23)、(376.40±150.50),改善情况均优于护理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几率仅为4.76%,显著低于未实施护理前;血液透析疗效显著高于未实施护理前,为95.24%。而本次研究与王笑丽,蔡永平,杨秀文研究的《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5]结果相似[观察组血液透析有效例数为30例(93.80%),无效为2例(6.20%);并发症发生例数为3例(9.40%),未发生例数为29例(90.60%]由此可进一步说明,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血液透析质量,并降低其并发症几率,继而取得较为理想的血液透析效果。除上述护理措施外,还应保障患者充分的血流量,继而提高其高通量血液透析质量。故在护理过程中,还应紧密观察患者瘘肢血流情况,并在健康宣教过程中详细告知患者动脉内瘘、静脉内瘘等相关临床知识。并在患者睡眠期间,抬高其瘘肢,让患者穿宽松衣物,告知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此外,护理人员还需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继而保障患者体内毒素可有效清除。同时,还可对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加强患者内瘘侧肢体的运动,并时刻关注其瘘侧肢体的血流情况,向患者详细讲解动静脉内瘘的影响及重要性;告知患者应多穿宽松衣物,指导其做适当的瘘肢运动,如握拳、攥球等,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7]

综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因素与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的是否掌握穿刺技术有关。而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几率,并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效果。为此,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提高其治疗信心与护理依从性,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出院后随访对患者饮食规律及自理能力等作进一步护理干预,并根据其恢复情况,判定患者是否能参与适当的社会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幸福生活指数,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8]

参考文献

[1]王福诩,吴芳.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10):634-638.

[2]肖健,马兵,石平.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8):487-491.

[3]陈静,朱蕊,戴兵,.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11):609-611.

[4]李文静,史聪,宋培,.不同通量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4):54-57.

[5]贾顺莲,高新英,张彩虹,.高原地区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J].江苏医药,2017,43(12):886-887.

[6]卢方平.超高通量(-高截)血液透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7,16(4):270-272.

[7]刘娜,周露,丁鲲,.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11):667-670.

[8]任志龙,张璐,刘杰,.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肺总量、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