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乳腺增生行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时间:2019-01-25 15:40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朱黎明,高玉宝,纪燕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湖北  丹江口  442700

Clinical efficacy of subcutaneous mastectomy for severe hyperplasia of breast

Zhu Liming, Gao Yubao, Ji Ya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danjiangkou first hospital, hubei provinceDanjiangkou, Hubei, 442700, China)

 

摘 要:目的  探讨重症乳腺增生行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56月至20174月收治的96例重症乳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治疗组实施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乳房美容效果进行观察评比。结果  对照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乳房美容效果良好率与治疗组予以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重症乳腺增生行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乳房美容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普及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皮下全乳腺切除术;重症乳腺增生;临床疗效

    乳腺增生属于临床妇科常见乳房病症之一,其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及时予以科学有效的临床质量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保守治疗多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和改善,但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整体疗效不理想。皮下全乳腺切除术可将病灶有效切除,效果良好,且不会对乳房美观度产生不利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1]。本文将本院20156月至20174月收治的96例重症乳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展开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56月至20174月收治的96例重症乳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48例。对照组年龄3652岁,平均年龄(43.8±1.6)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2±0.5)年;其中单侧增生23例,双侧增生15例;治疗组年龄3753岁,平均年龄(44.5±1.7)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5±0.4)年;其中单侧增生25例,双侧增生1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妇科学》中重症乳腺增生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主要表现出乳房刺痛胀痛或乳头溢液等症状,可明显触及到乳房增生肿块。

1.3  具体纳入标准和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均为已婚妇女,年龄3555岁;②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知晓研究目的,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乳腺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②心脑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障碍;③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择的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严格遵医嘱应用乳癖消片(沈阳红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3258药品规格:0.34g×54),口服给药,每次5片,每天3次,1个疗程为2个月,月经期需要停药。治疗组选择的治疗方法为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手术操作步骤: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体位为仰卧位,于乳房下褶皱位置作弧形切口,长约610cm,逐层分离皮肤、皮下组织以后,在第6肋处水平位置处对乳腺浅筋膜浅层进行探寻,乳腺组织间存在的脂肪组织、皮瓣需要接受游离操作,翻转向上直至乳腺上缘。游离胸大肌筋膜时则顺着乳腺下缘的方向进行,逐层游离乳腺浅筋膜,向深层疏松结缔组织方向将皮下筋膜层深层疏松结缔组织切开,按照胸大肌筋膜的方向完全切除乳腺腺提,完成负压引流管置管后实施止血处理,以可吸收线逐层完成切口缝合处理,并对伤口实施加压包扎。术前1h遵医嘱予以抗生素防感染治疗,术中则需保留皮下组织,术后通过全身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抗感染治疗,维持引流管畅通,术后23天将引流管拔除,或确定每天的引流量≤5ml后可拔除引流管,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可将包扎时间适当延长。

1.4.2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乳房美容进行观察和比较。

1.4.3 疗效判断标准  ①临床疗效:痊愈:月经失调、乳头溢液、乳房胀痛等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完全消失或改善明显,B超检查发现病灶彻底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基本消失,B超检查发现病灶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和病灶无任何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3]。②美容效果:相比于健康乳房,乳房外形基本正常,未发生变形,双乳保持对称状态,皮肤与手感较好,乳头间距离≤2cm为良好;乳房基本维持正常外形,双乳间对称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皮肤手感比较一般,有少量小条索或小结节出现,乳头间距离≤3cm为一般;乳房外观变形明显,双乳明显不对称,小条索或消结节数量较大,手感极差,乳头间距离>3cm[4]

1.4.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治疗总有效率、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采用百分率(%)表示,对比给予x2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6%,其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进行比较,对照组略低于治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n%]

组别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48

1837.5

1327.1

1735.4

3164.6

治疗组(n=48

2654.2

1939.6

36.3

4593.8

x2

 

 

 

12.3789

P

 

 

 

0.0004

2.2  比较两组乳房美观良好率之间的差异  对照组与治疗组乳房美观良好率展开统计对比,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比较两组乳房美观良好率之间的差异[n%]

组别

良好

一般

良好率

对照组(n=48

1939.6

1122.9

1837.5

3062.5

治疗组(n=48

2552.1

1735.4

612.5

4287.5

x2

 

 

 

8.0000

P

 

 

 

0.0047

讨论

    乳腺增生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是因为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出现增生性病变后,会相应的导致乳腺组织导管与如乳小叶结构随之出现退行性病变和结缔组织生长等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出月经失调、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等临床症状,必须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病情持续恶化,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5]

    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方法不仅效果一般,且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安全性差。随着近年来皮下全乳腺切除术的发展与完善,其已成为临床治疗重症乳腺增生的首选,对其优势进行分析:①其可使重症乳腺增生患者的病变乳房保持完整形态,同时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减轻疼痛不适感,特别适用于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或无效者;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步骤简单方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治疗后将对坏死乳腺组织进行根本上切除,使术后复发得到最大限度的杜绝,可使患者乳房胀痛、肿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除;③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且术后不会遗留下明显的瘢痕,可使乳房外形的对称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留,满足患者对乳房形态美观性的要求,避免癌变危险[6-8]。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好皮下脂肪、乳头、乳晕完整性的保护措施,在将乳腺肿块组织彻底清除的同时使乳房形态保持完整。

    本组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乳房美容效果良好率,结果发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足以表明,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重症乳腺增生行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乳房美容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普及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严重乳腺增生症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2):30.

[2]  顾兵.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8):160-161.

[3]  程少先,徐文礼,张耀晴,.两种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的成本-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30):72-74.

[4]  钟皓.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严重乳腺增生症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0):170,173.

[5]  康迪.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严重乳腺增生症87例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97-98.

[6]  赵冬来.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08-109.

[7]  解洪权.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严重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54-55.

[8]  周毅,周勤,吴池华,.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症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8):1492-1494,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