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时间:2011-06-17 11:40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闫奕 崔宝玲 王强

[摘要]  目的  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及患者自愿原则,进入观察者69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3例),仰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结果  用Barthel指数积分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结合药物治疗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有其积极意义。
  [关键词]   系统化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虽然近几年来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致死率有所下降,但在幸存者中约70%~80%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存在各种不同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文对6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的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8年1月8日~2009年6月8日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并全部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首次发病的急性期患者,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失语及严重智力障碍;发病前日常生活完全自理。按入院先后顺序及患者自愿原则,进入观察者69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3例),年龄范围49~70岁;对照组(36例),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年龄范围47~69岁。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相同。

  表1  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

偏瘫侧

病变性质

开始时间

治疗时间

左侧

右侧

出血

梗塞

康复组

33

18

15

65.83±4.74

17

16

14

19

7.52±2.31

15.01±2.23

对照组

36

20

16

64.08±4.56

19

17

13

23

6.45±4.24

16.24±3.02

统计量

 

X2=0.007

t=1.563

X2=0.011

X2=0.288

t=1.285

t=1.91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住院后,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即入院后给予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等,康复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初次评价,并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干预,训练采用护士与患者“一对一”的形式,每日至少一次,根据患者具体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在病情加重时及时调整训练,系统化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包括:
  1.2.1  卧床期   ①床上良肢摆放;②患侧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③健侧肢体的主动运动及患肢借助健康运动;④定时健患侧翻身练习;⑤桥式运动;⑥床上运动;⑦早期坐位平衡及健患侧起坐练习;⑧进食、洗脸、刷牙、脱穿衣服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2.2  离床期  ①坐位平衡训练和耐力训练;②坐站训练;③站立平衡训练;④转移训练(重心转移、床与轮椅间的转移);⑤下肢训练(坐位下练习屈膝、踝背屈;患侧下肢负重及屈伸的练习);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系鞋带、用厕、洗澡等);⑦步行训练(跨步步行及平行内杠步行)。
  1.2.3  步行期  实用步行训练(上下楼梯、拄杖步行)。
  1.3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采用Barthel(Barthel index,BI)指数[3],满分为100分。全部患者均在入选治疗前由本文作者进行首次评定,在治疗15天后由作者进行第二次评定。
  1.4  统计方法  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从表2可看出,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积分比较接近(P>0.05),无显著性差异,平均15天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都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常规药物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疗效。将两组的治疗后BI积分得出每组的BI积分前后变化的差值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康复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远大于对照组,提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比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X±S

组别

例数

Barthel指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康复组

33

29.32±8.041

57.13±10.022

27.81±5.324

对照组

36

30.56±8.96

43.78±9.423

13.22±4.21

①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t=0.603);与康复组治疗前比较P<0.05(t=12.435);
②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t=6.101);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5(t=12.598)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常见病,其致残的基本表现是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降低或丧失。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一致认为,脑卒中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一般都不需要绝对制动,要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越早机能恢复越好[4]。本文对6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康复介入时间最早病后2天,最迟病后11天,平均病后7.5天,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显著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此结果与其他学者的临床研究一致。
  康复护理以专科护理常规为基础,以康复护理技术为中心[5],以改善功能障碍为目标,发挥患者主动性,使患者通过参与各种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来提高或改善患者功能水平,逐步实现自我照顾,独立生活的目标,提高生活质量[6]。本研究遵循早期康复的原则,将康复技术应用到随机抽取的康复组每一样本的护理过程中,并在训练中注重个体差异,对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充分取得患者配合,经过短期(平均15天)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亦取得明显效果,达到了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提示我们对脑卒中患者实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的确能更好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的治疗效益。
  脑卒中早期合理的功能训练对促进侧支循环式的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促使对侧大脑半球的运动功能代偿、重组和支配可达到良性刺激和促进作用,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可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体积,促进血管再通及侧支循环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神经功能重组能力,但效果十分有限。本研究中,从结果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Barthel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前后也有显著提高,说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对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效果,康复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早期的短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在观察指标方面,我们选择了反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Barthel指数,其评价简单、可信度高、灵敏度也高,是临床应用最广的ADL评价方法,运用于所有功能障碍者,一直以来为人们所推崇。
  尽管脑卒中偏瘫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的自然演变,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获得一定改善与提高,但其幅度小,时间长,容易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另外,由于经济等各种原因,患者不能长时间住院治疗,因此如能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同时对患者陪护或家属进行相关康复知识的培训与指导,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将康复知识贯穿于患者日常生活之中,则能更快、更好、更大程度的改善脑卒中幸存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回归家庭与社会。

  4  结论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在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且无进行性加重表现时即可开始。


  参考文献
  [1]  戴红.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0.
  [2]  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83-184.
  [4]  黄风形.脑卒中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3):187.
  [5]  郭先菊,郎玉兰,邱小红,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69.
  [6]  杨志香.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3,8(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