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

时间:2011-06-17 10:22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王永生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进行治疗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47例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47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及IgM均高于对照组,CD8+、IgA、IgG、C3、C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影响更为明显,肯定了其在免疫状态调节中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

  2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近年来的较多研究显示,此类疾病的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异常的状态,加之疾病的存在造成患者免疫低下的情况,故认为对于患者的免疫状态的研究可以反映疾病的状态[1]。我们就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47例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47例。对照组47例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2±5.1)岁;病程0.2~20.3年,平均病程(8.1±3.7)年。观察组47例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6.8±5.2)岁;病程0.3~19.8年,平均病程(8.0±7.9)年。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x±s)

组别

CD3+%

CD4+%

CD8+%

CD4+/CD8+

对照组(n=47

治疗前

52.63±6.28

32.62±4.18

21.63±2.98

1.02±0.15

治疗后

58.67±5.88

34.09±4.26

23.61±3.06

1.29±0.20

观察组(n=47

治疗前

52.89±6.15

32.59±4.09

21.59±3.09

1.04±0.12

治疗后

63.02±5.97

37.49±3.86

28.29±3.18

1.62±0.18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比较(g/L,x±s)

组别

IgM

IgA

IgG

C3

C4

对照组(n=47

治疗前

0.81±0.19

2.67±0.42

12.49±1.06

1.62±0.21

0.90±0.12

治疗后

1.02±0.16

2.10±0.44

11.03±1.02

1.48±0.17

0.62±0.14

观察组(n=47

治疗前

0.80±0.20

2.68±0.45

12.51±1.08

1.64±0.20

0.92±0.11

治疗后

1.30±0.18

1.48±0.43

9.57±1.12

1.15±0.18

0.30±0.1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二甲双胍0.25g,口服,3次/d。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二甲双胍0.25g,口服,3次/d,吡咯列酮30mg,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为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 t检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 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比较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M、IgA、IgG、C3及C4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gM、IgA、IgG、C3及C4水平比较,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的IgM均高于对照组,IgA、IgG、C3、C4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液结构平衡被破坏,患者的免疫状态较为低下。以往研究报道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水平呈现异常的状态,表明其免疫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免疫力低下[2]。外周血T淋巴细胞来源于胚肝或骨髓的原T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分化、发育,成熟后迁移至外周血,继而定居于外周淋巴组织,可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并辅助机体针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其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当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状态失衡时其亚群水平呈现一定范围的波动,表现为CD3+、CD4+、CD4+/CD8+的升高及CD8+的降低,说明免疫状态遭到破坏。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是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分子,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3]。
  二甲双胍是一种降血糖药,具有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耐受性,降低基础和餐后血糖的作用[4]。吡咯列酮是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
本文中我们就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较单纯运用二甲双胍对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更大,对于调节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及IgM、IgA、IgG、C3及C4水平朝着平衡的健康状态的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肯定了其在本病治疗中的效果及优势。因此,我们认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免疫状态影响更为明显,肯定了其在免疫状态调节中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春秀,刘远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腺苷脱氨酶水平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1,22(2):111-113.
  [2]  杨耀芳,钱巍,金蕾.2型糖尿病大鼠应用土鳖虫与黄芪对体液免疫及补体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26(12):1091-1095.
  [3]  石昌红.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7):74-76.
  [4]  明志红,肖伟,黄雁玲.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