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时间:2011-04-26 11:52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周向阳 王荣林 周匡果


  2.1.3  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见表3。

3 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

艾滋病非传播途径

非医科类(n=1092

医科类(n=1114

χ2

p

蚊虫叮咬

25.17

36.71

34.178

0.000

与艾滋病病人接吻

42.31

61.22

80.197

0.000

与艾滋病病人一起游泳

62.64

76.84

52.047

0.000

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吃饭

68.73

86.26

85.427

0.000

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83.05

96.41

59.231

0.000

与艾滋病病人握手

89.45

97.48

52.326

0.000

 


  2.1.4  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知晓情况  有效预防措施及行为,包括打击卖淫嫖娼、吸毒,全面推行一次性注射器,集中管理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携带着,严格筛选献血员,减少不必要输血的知晓率,非医科类和医科类大学生知晓率均达到86%以上。对洁身自好,有固定性伴,性行为时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预防的知晓率非医科类的为69.4%,医科类为76.8%(P<0.01)。不能预防艾滋病传染的措施和行为包括多吃营养品、定期使用抗生素预防、不与艾滋病病人来往等知晓率为非医科类60.2%医科类63.4%(P<0.01)。
  2.1.5  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  从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获取知识的比例非医科占64.1%,医科类占67.6%;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比例非医科类占18.4%。医科类占21.7%,从家长老师处获取知识的比例为非医科类占9.4%,医科类占13.2%。期望获取更多相关知识诸如预防知识,对身体的危害、治疗知识、流行趋势、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等的途径,非医科类和医科类一致,均为大众媒体、网络、讲座、看录像。
  2.2  对艾滋病的态度  大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能持正确的态度,有42.3%的非医科类和49.9%的医学类学生以为应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要严格隔离,选择害怕和敬而远之的比例均在50%以上,16%的非医科类和20.8%的医科类学生选择公开姓名。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知晓率,非医科类学生普遍低于医科类学生(P值均<0.01),这可能与不同学科类涉及不同的相关知识有关。而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60%以上的高校学生来源于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还有20%左右来源于网络,而从家长、老师处获得相关知识的占10%左右,说明宣传普及艾滋病知识我市学校这块阵地工作比较薄弱。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在大学生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在艾滋病成为严重的公共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今天 ,要大力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加大艾滋病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作用。净化互联网,利用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这些方式,普及艾滋病防止知识。
加强艾滋病师资队伍培训。加大家长和教师宣传艾滋病知识力度,要动员家长和老师宣传艾滋病这一主要力量,家长和老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最好的向导。充分发挥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指导他们健康的生活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学这块阵地,因为中学生都进入青春期,对性的认识比较模糊、好奇,加上他们生理成熟期提前,而心理还不成熟,尚未形成稳定的传统概念,他们的性心理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而动荡不安,可能导致不正常的性行为发生,在性观念和性行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青少年将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因此。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与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教育同时进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预防艾滋病知识,对于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都是十分必要的,如果青少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通过大众传媒及网络获取相关知识就不能被他们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可能会形成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观念,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和预防疫苗的前提下,健康教育被视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2-3],尤其是学校健康教育这一块重要的阵地应充分利用[4,5]。而目前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多数不是专职的,以生物课教师代替多见[6]。因此建议请专家对中学老师进行定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培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他们针对中学生这一群体对其进行性心理、性道德、性病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遏制艾滋病在广大青少年中的传播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叶广俊.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1-153.
  [2] 尹利君,樊红光,尹晓静.健康教育时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47-47.
  [3] 唐晓音,陶金,胡晓云,等.泰国健康教育考察报告[J].中国健康教育,2000,6(5):317-320.
  [4] 麦锦城,丁元庆,尹晓静,等.广州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校医,1999,13(2):151-153.
  [5] 刘铁鑫,张晶,陈祥艳.在青少年中开展性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一项重要策略[J]. 当代医学, 2009,15(1):160,109.
  [6] 朱光荣,孙江平,VEENAS,等.南京市部分中学教师对提供学校艾滋病性健康教育的意向[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