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单药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晚期乳腺癌2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11-01-14 11:55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李霞 王忠山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单药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体质虚弱的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2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低剂量单药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与生存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都无明显毒副作用(P均>0.05)。结论  低剂量单药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体质虚弱的乳腺癌是一种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氟尿嘧啶;乳腺癌;药物方法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1],在我国乳腺癌在城市妇女中已经上升至第1位,农村中为第5位。乳腺癌已经成为妇女健康的最大威胁。晚期乳腺癌伴多处转移的患者,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差不能接受二线化疗的患者,单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获益均较低,观察和总结临床有效且安全的姑息治疗措施仍有必要。我科于2005年4月~2008年3月,应用低剂量单药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20例晚期乳腺癌并多处转移患者切实可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获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晚期乳腺癌并多处转移患者2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有可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20例患者均为女性和术后患者,年龄32~56岁,中位年龄44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伴小叶癌成分4例,黏液腺癌1例,单纯癌1例。术后按照2007年NCCN指南乳腺癌分期均在ⅢA期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或4个以上16例,4例转移为1~3个。免疫组化结果受体阳性者13例,阴性者5例,不明者2例,12例行HER-2检测过表达10例。既往曾给予多种方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疗效评价至少为PR,复发转移均在术后1年以上,最长者5年,为单纯癌患者。治疗前经X线、CT、MRI、B超、PET-CT等检查证实有客观可测量病灶,转移灶均在2处以上。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KPS评分为50~70分,预计生存大于3个月。把上述2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给药方法  治疗组:给药方法单药5FU200mg/m2,采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至病情进展。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泵化疗期间均给予止吐、保肝肾药物,在化疗期间给予口腔护理,同时所有化疗患者均采用了锁骨上下静脉、颈内静脉或PICC置管。
  1.3  观察项目  每周期化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化疗前和用药2个月后均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评价疗效,包括X线、CT、MRI、B超等。
  1.4  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RR)。生存随访包括总生存期(OS)和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QOL)采用KPS评分。治疗后KPS提高≥20分为明显改善,提高≥10分为改善,≤10分为稳定,下降≥10分为降低。毒性评价参照WHO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评价标准分为0~Ⅳ度共5个级别。
  1.5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用SPSS15.0程序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20例患者均持续泵注治疗2个月以上,全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从治疗开始起计算至患者死亡,最长者12个月。治疗组:无CR者,PR7例,SD2例,PD1例,有效率(RR)为70%,远期疗效最长延长生存12个月,最短3个月,中位生存期7.5个月。对照组:CR者,PR4例,SD2例,PD4例,有效率(RR)为50%,远期疗效最长延长生存24个月,最短2个月,中位生存期12.5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与生存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
  2.2  毒副反应  两住患者消化道反应0~Ⅱ度,表现为恶心、食欲不振、轻度腹泻、轻度口腔黏膜炎或(和)溃疡,发生率55%(11/20),骨髓抑制1度,表现为WBC轻度下降,发生率30%(6/20)。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上述毒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能很快缓解,未中止治疗。无一例静脉炎发生,无一例因毒副反应而死亡。

  3  讨论
  晚期肿瘤患者大多数已经经过多次化疗,由于体质差,不易耐受常规强度的化疗,故临床获益多、疗效好、生存期长、不良反应少是评价一个姑息化疗方案是否理想的标准。5-FU是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属抗代谢类抗癌药。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DNA合成期),而且5-FU的活性物质与癌细胞结合量低,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其血浆半衰期较短仅15~20min。而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强度与其在体内的稳定的长时间的血药浓度有关。体外实验[2]发现5-FU杀伤癌细胞的效果与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具有时间依赖性,作用时间越长疗效越高,应用低剂量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滴注使肿瘤细胞长时间暴露于5-FU中,同时又避免了5-FU半衰期短的缺点。我们采用低剂量单药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体质虚弱的乳腺癌患者,近期客观疗效为75%,中位生存期7.5个月,尤其是化疗后毒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我们认为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症状的改善是治疗的首要任务之一,持续低剂量静脉滴注5-FU安全有效,费用低,且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的化疗方案,不失为体质较差的晚期乳腺癌的有益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23.
  [2] 纪春祥,宁方玲,赵磊.小剂量持续应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和醛氢叶酸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研究杂志,2007,14(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