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11-01-14 11:05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陆建华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临床危害极大。目前该病的临床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出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如何防治高血压病,减少并发症,降低心脑血管病病死率,一直是全球医学界的重要课题。卡托普利是第一个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由于其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降压效果,且廉价,至今在临床广泛使用。硝苯地平是钙拮抗剂中的一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笔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78例,临床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12月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88例,诊断标准按照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大会确定的WHO/ISH高血压指南(WHO/I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的诊断标准[1],收缩压(SBP)≥140mmHg(1 mmHg=0.133kPa)和舒张压(DBP)≥90mmHg。其中男性105例,女性83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57.22±5.81)岁,病程0.4~39a,平均(15.03±9.44)a。收缩压187~150mmHg,平均收缩压(167.57±7.54)mmHg,舒张压112~82mmHg,平均舒张压(94.14±4.51)mmHg。高血压分级:1级24例,2级121例,3级43例。1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78例、卡托普利组59例和硝苯地平组51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血压水平及分级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不被纳入研究对象: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对本药过敏者;④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⑤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肾性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⑥精神病患者。
  1.3  用药方法  卡托普利组单用卡托普利,初始剂量12.5mg,每日2次,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3日增加1次剂量,最大至50mg,每日2次。硝苯地平组单用硝苯地平,初始剂量10mg,每日2次,根据患者血压情况每3日增加1次剂量,最大至20mg,每日2次。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组用卡托普利12.5mg,每日2次,加硝苯地平10mg,每日2次,治疗期间根据血压把卡托普利最大剂量调整为25mg,每日3次。3组均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①血压:SBP和DBP;②内皮功能:内皮素(ET)、NO、血栓素A2(TX A2)、前列环素(PGI2),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于福建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药物的疗效判定: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则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组均用药4周后,卡托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和7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3.6%,与单纯用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1。

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n (%)]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卡托普利组

59

33 (55.9)

10 (17.0)

27.1 (16)

43 (72.9)#*

硝苯地平组

51

29 (56.9)

9 (17.6)

13 (25.5)

38 (74.5)#

联合用药组

78

61 (78.2)

12 (15.4)

5 (6.4)

73 (93.6)

注:* P0.05,与硝苯地平组比较;# P0.05,与联合用药组比较。


  2.2  血压比较  治疗4周后,3组的SBP和DBP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卡托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组比较,其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其下降程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  治疗前后3组血压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mmHg)

治疗后 (mmHg)

SBP

DBP

SBP

DBP

卡托普利组

59

156.3±7.8

103.5±4.9

133.4±10.8#*▲

84.7±12.6#*▲

硝苯地平组

51

158.2±8.0

104.9±5.1

132.2±11.3#

85.3±11.2#

联合用药组

78

157.2±8.4

103.2±5.4

119.2±8.4

77.2±9.4

注:* P0.05,与硝苯地平组比较;# P0.05,与联合用药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

  2.3  内皮功能检查  治疗4周后,除卡托普利组NO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之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和硝苯地平组除NO具有显著性差异之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单纯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除了硝苯地平组NO水平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  治疗前后3组内皮功能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NO

(µmol/L)

ET

(mg/L)

TX A2

(ng/L)

PGI2

(ng/L)

NO

(µmol/L)

ET

(mg/L)

TXA2 (ng/L)

PGI2

(ng/L)

卡托普利组

59

41.1±7.6

64.1±5.6

121.1±15.6

48.1±6.6

44.1±6.1#

45.8±9.6▲*#

121.1±15.6▲*#

74.1±13.8▲*#

硝苯地平组

51

42.0±8.2

63.1±6.3

121.1±15.6

47.1±7.6

54.3±6.6§

48.1±10.4▲#

121.1±15.6▲#

75.4±11.5▲#

联合用药组

78

41.9±8.6

64.7±7.1

121.1±15.6

47.4±7.3

57.2±6.5

38.1±8.6

121.1±15.6

89.1±12.6

注:* P0.05P0.05,与硝苯地平组比较;# P0.05§P0.05,与联合用药组比较;P0.05P0.05与治疗前比较。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常伴有血管内皮功能减退,而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机制和中心环节[1]。正常血管内皮在生理情况下和各种病理因素刺激下,可分泌一系列活性物质,可分为血管舒张因子如NO和PGI2,以及血管收缩因子如ET和TXA2等。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它们的作用达到相对平衡,以维持正常的血管张力。而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由于缺氧及血流切应力改变等因素使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使维持血管张力的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失衡,合成NO和PGI2等血管舒张因子减少,产生ET和TXA2等收缩因子增加,导致血管收缩、血管腔变窄、外周阻力增大,加重高血压病情的发展。同时高血压也可以促进动脉硬化,加重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加剧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失衡状态。两者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的不断恶化[2]。因此,通过测定NO、PGl2、ET和TXA2等内皮细胞分泌的活性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血管内皮功能。
改善内皮功能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这是因为降压本身即可明显改善内皮功能,但单纯降压并不能完全解决血管病变问题。因此,在追求降压达标的同时,也应重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常用降压药有:①钙拮抗剂:钙拮抗剂能提高NO对血管平滑肌的舒血管作用,抑制ET的缩血管作用,改善内皮依赖性的舒血管效应,拮抗氧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②AngⅡ受体拮抗剂:AngⅡ通过其受体介导可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促使内皮素的合成与释放,损伤血管内皮功能。Deng等[4]研究证实,AngⅡ受体拮抗剂能够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可有效地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及相关的死亡[5]。硝苯地平为Ca2+拮抗剂,降压效果显著。据文献报道,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具有相加的降压效应[6]。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从临床疗效还是降压程度方面,均显示出明显的相加效应,与前面提到的文献相符。
  总之,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作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其降压效果明显,临床疗效好,并且可以改善内皮功能,但其作用不如联合用药好。临床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采用联合用药较为适宜。

  参考文献
  [1] Park JB,Charbonnean F,Schiffrin EL.Correlation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large and small arteries in h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