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析

时间:2011-01-07 11:08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陶芳

[关键词]  痢疾;杆菌性;临床特点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多见,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分析其发病特点,可进一步了解或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本文对2006~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220例菌痢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制定,进食不洁饮食,或有接触史;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可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左下腹压痛可呈阳性,大便常规示外观呈粘液便或脓血便,大便镜检白细胞或脓细胞≥15个/HP,并可见红细胞,大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
  1.2  一般资料
  本组22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成人组)粪便培养出志贺菌,确诊为急性菌痢。其中男性122例,女性98例,平均年龄39.5岁。

  2  结果
  2.1  发病原因
  食用未加工的食品或加工不彻底的肉制品(占21.0%),不洗或未洗净的被细菌污染的水果(占15.1%),蔬菜(占12.0%)或海鲜(占10.1%)是菌痢常见原因。
  2.2  临床表现
  多以腹痛,腹泻为主,其中腹泻次数3~8次/d。者占71.0%,>8次/d占15.0%,<3次/d者占12.5%,发热患者体温37.5~38.5℃者占60.4%,38.6~39.4℃者占30.2%,≥39.5℃者占3.8%,在被统计的患者中有5例出现血压下降,诊断为中毒性菌痢,经积极抢救转危为安。
  2.3  治疗及转归治疗方法
  (1)抗生素,如二代及三代喹喏酮类静滴或口服用药,0.4g/d,持续3~5d,或氨基糖苷类静滴0.2g/d,持续3d,常规治疗有效。(2)退热,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3)清洁、清淡饮食,用药后第2天有效率为64.2%,第3天为88.6%,病程5~7d,最长达20余天,常规治疗效果好。

  3  讨论
  3.1  菌痢的临床特点
  广义菌痢指细菌引起的肠道痢疾样病变,狭义指痢疾杆菌(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排脓血便,重症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或呼吸、循环衰竭致死。如人体抵抗力低、神经调节失常及肠道原有病变或并发寄生虫症等疾病,则较易演变为慢性菌痢。发病有明确的时间性,5、6月逐渐上升,7~9月为高峰,10月回落。发病无性别差异,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中学生感染机会较高,中年人居中,不注意饮食卫生多为发病诱因。
  3.2  预防及应对
  (1)急性期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重要传染源,医务工作者应加大宣传力度,患者应及时就诊和复查,彻底治愈。(2)流动餐饮的服务人员流动性大,难以管理控制,食品卫生不能保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固定及流动就餐场所检查力度。(3)预防菌痢,个人应清洁饮食,减少在外就餐次数,科学利用冰箱。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