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铭熙推拿临证经验

时间:2010-11-02 18:03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于建

  [关键词]  推拿;临证经验
  邵铭熙教授是江苏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从事骨伤推拿40余载,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有颇深的临床研究,采用针推并举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有立竿见影之效。笔者有幸师从邵铭熙教授,从事推拿与针灸的临床与科研工作,现将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以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标本缓急
  在临床中,常常会有患者问起,甚至连一些中外医学生也会提到:“先针灸后推拿,还是先推拿后针灸”的次序问题,是否会影响临床疗效。邵老认为,若在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中,能正确处理好推拿与针灸先后次序关系,则可事半功倍、相得益彰之妙用,但关键要因人因病制宜,要正确理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中医基础理论,用其指导推拿临床工作,尤显重要。如推拿临床中如落枕、胸椎小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等常见病,若能掌握好标本缓急之理,正确处理好推拿与针灸先后次序关系,将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
  典型病案 张某,男,30岁,教师,2005年2月18日就诊。患者自述2h前洗脸转头时,突感颈部疼痛,活动不能。检查:头倾向右侧,转则痛甚,牵及左肩,左侧项肌紧张,第3颈椎棘突偏歪,棘旁压痛明显,触之痛甚,肌肉愈紧。诊断:第3颈椎关节紊乱。治疗:因患者疼痛较剧,触诊患者拒之,按之肌肉痉挛,患者避让而手法无法施之。邵老认为,疼痛难忍为其标、关节紊乱为其本。此时若直接施手法于局部,则肌肉痉挛愈甚;若强行施手法于痛处,则病情加剧,亦违手法之理,何为手法:“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为手法。”故先取2寸毫针,针刺同侧落枕穴和后溪穴,刺激量由弱转强,同时嘱患者转动颈部,幅度由小到大,数分钟后,待疼痛缓解,标证渐去,施四指推法于局部,肌肉松解,再行颈部整脊手法而治其本。

  2  治病求本
  本,阴阳也,指人体疾病的形成是由于阴阳的失调,而治病的关键是协调阴阳。邵老认为,在推拿临床中,要正确理解治病求本的深刻内涵,不能教条,要抓住疾病的根本所在,有的放矢,一针见血。现结合临床案例作一阐述。
  典型病案:吴某,女,35岁,银行职员,2005年3月就诊。主诉:腰臀疼3个月。病史:3个月前因骑车不慎,跌倒在地,扭伤腰部,继后常感腰部疼痛,时有向双臀部放射,服药后症状缓解,停药症状又作,时作时止,至今未愈。检查:两侧肌肉紧张,以右侧为著,第4、5腰椎棘突右旁开1cm处有深压痛,叩击痛(+),且有向双臀部放射,“4”字试验左右均(-),直腿抬高试验左右均正常。X线检查:腰骶椎轴线向右侧侧弯;CT检查:腰椎未见异常。诊断:第4、5腰椎小关节紊乱。治疗:四诊合参,邵老认为,患者病程较长,服药后,症状时作时止,本病关键在于腰椎小关节紊乱,是病根所在,若此疾未去,则迁延难愈。先采用常规针刺与推拿手法,使肌肉放松后,再行腰椎后扳拔伸法,以达理筋整复之功,治疗3次康复,3个月后电话回访,宿疾未作,活动自如。

  3  去宛陈
  在软组织损伤中,邵老认为,有先肿后痛者,也有先痛后肿者,从气伤形、形伤气等气血关系中,采用不同的治法。若其病在“血”者,以轻柔手法恰到好处;若其病在“气”者,出其不备,采用“过正”之法;若其病痛有定处,日久未愈,则必有瘀血留着,采用“以痛为腧”之法;总之,抓住主要矛盾,以“松则顺,顺则通”、“通则不痛”之理,以达“去宛陈”之功。
  典型病案:刘某,女,38岁,职员,2005年4月就诊。主诉:腰及左下肢疼痛1年余。病史:1年前,因弯腰拾物不慎,扭伤腰部,致腰部疼痛,活动不利,卧床休息3d,疼痛不但未减,反见疼痛向左下肢放射,前来我院骨科诊治,CT示:腰4、5椎间盘突出。经腰椎牵引、内服活血通络及消炎镇痛之药后,腰及左下肢疼痛不显,仅留有左臀横纹处疼痛不适,行走时有牵拉感,又来我院疼痛科诊治,予以局部封闭治疗3次,疗效巩固不佳,前来我科诊疗。检查:腰部平坦,两侧肌肉无紧张,无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右正常,仅在左臀横纹中点处有明显压痛(相当于承扶穴处)。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治疗:患者痛有定处,固定不移,乃瘀血阻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致。邵老予以四指推法、点按顶推等法,作用于痛点,待局部肌肉放松、气血通畅后,予以梅花针叩刺,火罐拔之,约放出瘀血5ml左右,隔周再施上述之法,3次后症状消失。6个月后电话回访,宿疾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