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10-11-02 14:47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杨聪梅 张二妮


  3  护理
  3.1  专科护理 
  3.1.1  单间隔离  因患儿均存在或有皮疹中心破溃的危险,皮肤的保护屏障作用遭到破坏,应将患儿单间安置,以减少其受感染的危险。
  3.1.2  陪人管理  应严格限制陪伴人员,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有化脓性感染者严禁探视患儿。
  3.1.3  减少感染  医护人员在接触该患儿时应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各种检查及治疗集中进行,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2  病室要求  因患此病的患儿大多存在皮肤多处破溃和糜烂,为了方便检查和避免穿脱衣服引起损伤,经过临床护理发现让患儿全身皮肤暴露疗效较好。所以对室温要求较高,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5℃~28℃,夏季可使用空调来调节室温,冬季可用电暖气适当加温,使患儿在不穿衣服的情况下不感觉冷为原则。如果需要盖被子,最好做一个弓形罩罩在患儿身上,室内光线要柔和,空气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并要定期开窗通风。
  3.3  对症护理 
  3.3.1  高热的护理  让患儿绝对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利于毒素排出和散热,给予较凉的流食或半流食,密切监则体温变化,体温高达38.5℃以上可给与退热剂,如恬倩口服或来比林肌注。
  3.3.2  口、眼、鼻护理  保持患儿五官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眼部有感染者可将0.25%的氯霉素和红霉素眼膏交替使用,每天2~4次,避免强光刺激,避免异物坠入,必要时可用消毒纱布盖双眼。角膜失去光泽者可用鱼肝油滴眼,发现视力低下者及时请眼科大夫会诊,鼻塞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后滴入呋麻合剂1~2滴,每日3次,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裂,口唇糜烂者可涂金甘油。
  3.3.3  皮肤粘膜护理  将患儿置于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中,每日更换床单、被褥,保持干净、清洁。修剪患儿指甲,幼儿用手套或纱布将手包住,以免抓伤皮肤。注意保持皮肤皱褶处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止皮肤受压,避免擦破皮肤。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须用肥皂洗手,必要时用新洁灵喷手消毒,以免发生皮肤感染。
  皮肤瘙痒、早期皮疹(斑丘疹)涂炉甘石洗剂或扑粉止痒用,对皮肤黏膜如有破损、糜烂、渗液者,可用1∶10淡碘伏或3%硼酸液[3]定时湿敷(20~30min/次) 或涂抹呋代膏,有大疱者抽吸疱内渗液后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保护。协助患儿翻身和做各项操作时应避免推、拖、拉的动作。
肛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糜烂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严重者用1∶10淡碘伏清洗,然后涂紫草油或鞣酸软膏保护。
  及时清理患处脱落的痂皮、皮屑,恢复期脱皮处皮肤干燥、疼痛,涂紫草油保护。密切观察皮疹的进展情况、分布及性质,以便及时处理。经治疗多数患儿于3~5d结痂,逐渐脱落长出新皮肤。本组病例无一例并发皮肤感染。有效的皮肤护理能预防感染、促进皮损尽快康复,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3.4  心理护理  因患儿及家长对此病知识缺乏,加之患儿年龄小,怕住院,怕陌生人,怕医生,怕护士,怕疼痛,怕打针,怕误学习。我们应该给患儿及家长耐心的解释和安慰,介绍此病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通过治疗和护理,患儿会痊愈出院的,以达到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
  3.5  加强监护  重症患儿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心力衰竭昏迷等危象,应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神态、尿量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4]。
  3.6  静脉穿刺的要求  因患儿全身布满皮疹,血管暴露不好,使用止血带时极易导致皮肤剥脱,故穿刺时最好选头部血管,为了保护好血管,最好使用留置针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如需在四肢进行静脉穿刺时,应请人协助,用手握住患儿穿刺点以上的肢体,以减少止血带的使用。
  3.7  做好宣传  认真倾听家长及患儿所担心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向家长解释患儿的病情,鼓励家长并取得其的合作,安慰家长不要将紧张情绪带给患儿,让家长树立信心,解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各种合理要求,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患儿,要求家长配合医护人员共同促进患儿康复。

  4  讨论
  通过对26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的观察及护理,我们认为密切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护理是协助医生诊断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也是使患儿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做好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皮肤粘膜护理,并做好营养及心理支持是促进本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黎,王侠生.药源性重症多形红斑18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2):79-80.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27-129.
  [3] 林元珠,高顺强,徐世正,等.现代儿童皮肤病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5:455-457.
  [4] 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