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时间:2010-11-01 13:51 来源:当代医学 作者:崔兰英 刘金玲

  [摘要]  目的  总结4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方法  对近三年收治的4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胸腔积液患者未接受治疗者10例,曾接受治疗者25例,其中接受抗炎治疗者7例,接受抗结核治疗者18例,有4例经抗结核、抗炎、胸腔排液治疗后胸水暂时得以控制,而后积液又反复渗出,最后均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结论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格检查、胸水脱落细胞检查和胸腔镜检查进行仔细分析以做出准确诊断。
  [关键词]  胸腔积液;恶性;结核性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征象,病因主要为结核性、恶性肿瘤等。胸腔积液的鉴别一直是临床上十分重视的问题。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大部分患者获得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增加,老年结核和青年恶性肿瘤增多,为恶性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增加了难度,易于误诊。现将临床近三年以结核性胸膜炎收治入院的恶性胸腔积液43例进行总结,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3例患者均为近三年临床以结核性胸膜炎收治、而后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年龄在32~76岁,40岁以下11例,40~60岁者15例,60岁以上者17例。发病时间在1个月左右者16例,1~3月者18例,3个月以上者1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伴发热14例,无发热者29例。伴身体消瘦者18例。43例均有胸腔积液体征。其中6例腹部可触及肿物,7例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1.3  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  胸液化验为漏出液者3例,渗出液者40例。草黄色胸水32例,血性胸水11例;查到癌细胞者23例,均是反复查胸水脱落细胞而查到的,最多者7次查到。其中查到腺癌细胞19例,病理未分型者8例。细胞计数以淋巴细胞为主者25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18例。胸片及肺CT检查肺部有病变者19例,其中10例胸片未见异常,而行肺CT发现病变。肺内无病变24例。有4例伴发肝癌,3例为乳腺癌术后,1例有卵巢囊肿。而病理未查到的癌细胞的均是随访证实的。

  2  结果
  35例患者曾接受治疗者25例,未接受治疗者10例。其中接受抗炎治疗者7例,接受抗结核治疗者18例最长者达4个月。有4例患者经抗结核、抗炎、胸腔排液治疗后胸水暂时得以控制,而后积液又反复渗出,最长者9个月复查时发现再次积液渗出。最后均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在美国和我国居渗出性胸腔积液第二位,肺乳腺癌和淋巴瘤是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三大病因。有6.9%虽经多种检查仍不能明确原发部位[1],在国内主要是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尤其一些结核专科医院,收治的的胸腔积液患者大部分是经过综合医院收治,确诊为结核性或疑诊结核病者。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更加应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视。综合本文资料,提出以下建议。
  3.1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一部分年龄小,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部分患者伴有全身发热症状。因此对于年龄小、伴发热的胸腔积液患者不能掉以轻心,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多次检查脱落细胞。
  3.2  病因不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者癌细胞阳性率差异很大,同时与留取标本方法、检查技术、复查次数均影响阳性率。一些胸水脱落细胞检查阴性而积液反复渗出者要反复检查。
  3.3  询问病史要详细,不要漏掉病史中的每一个症状。详细的全身体格检查是必要的。常规胸片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应行肺CT检查。在不同原因胸腔积液中癌性胸膜转移占76%[2],同时也不要忽视其他脏器存在病变的可能性,尤其是腹腔脏器的检查,常为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1)胸腔积液患者要注意部分经胸腔排液、抗结核或抗炎后短期内减少或稳定者,应定期随访观察。因部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早期经排液和治疗后胸水增长缓慢。
  (2)一些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必要时可行胸腔镜检查。胸腔镜对常规方法不能确诊病因的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易行准确的诊断方法[3]。在胸腔镜、胸液细胞学检查和针刺活检的对比研究中,三者诊断敏感率为95%、62%、44%。胸腔镜活检对153例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阳性率为98.4%[4]。因此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检查有利于积液性质的鉴定,避免不必要的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 谢灿茂.胸膜疾病的流行概况[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12.
[2] 董良全,厉宣志,孙会荣,等.心钠素测定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3):147.
[3] 甄艳芳,徐树德.胸腔镜检查对疑难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1):59.
[4] 雷振之,黄伟.胸膜疾病诊断新技术[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16.